没有“减肥”的名号,碧生源还能走多远?

消费
“碧生源减肥茶在成名之初,是靠着大面积的打广告赢得了功效茶饮这一市场。

因核心产品减肥茶“停产”,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碧生源在经营业绩上吃到了苦头。后续如何扩展自身的业务结构,无疑也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智慧。

碧生源日前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5.14亿元,同比下滑22.3%;净利润亏损6871万元,同比下滑174.4%。靠着减肥茶打出品牌的碧生源,去年在常润茶、减肥茶(现更名为常菁茶)以及减肥药三大核心业务的营业收入,与2015年相比都出现了下滑。

“碧生源减肥茶”的更名,主要源于食药监总局的一则规定。2015年8月,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去年2月,食药监总局又发布了《关于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通知显示,自2016年5月1日起,企业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碧生源减肥茶也因此“中枪”。虽然在2016年4月碧生源提交过减肥茶产品的修订注册名称,但并未获食药监总局批准,所以碧生源决定停止减肥茶的生产。

去年11月,碧生源终于收到了食药监总局产品更名批件,主打产品“碧生源牌减肥茶”名称也随之变更为“碧生源牌常菁茶”。碧生源方面表示,除中文产品名称变更以外,该减肥茶产品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批号、生产工艺配方、产品原料、成分及口味、产品剂型规格、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产品英文名称等均未发生任何改变。但产品的在更名期间的停产确实给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业绩过于仰赖单一产品的这一弊端,碧生源也有所认知。在年报中,碧生源表示,将在未来延伸产品线,并推出新品。去年下半年,碧生源推出了针对肥胖减肥人群的“碧生源纤纤茶”、代餐奶昔和益生菌产品等,但后两者目前主要依靠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除了产品结构存在单一性问题以外,碧生源频繁的“广告轰炸”也屡被市场诟病。去年年报显示,碧生源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为4284万元,其中广告开支为1600万。若不是受到今年产品换名导致的停产影响,此前,碧生源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甚至会达到公司营收近7倍的水平。

“碧生源减肥茶在成名之初,是靠着大面积的打广告赢得了功效茶饮这一市场。但是现在能够起到减肥、塑形的保健品非常多。消费者追求的是服用方式更简便、副作用更小的保健品。碧生源老产品的市场空间生存正在变窄。”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岳锋表示,作为一款依靠广告成名的保健品,如今“减肥”二字的取消,极有可能会对碧生源的未来造成很大的打击。没有了响亮的名字, “碧生源常菁茶”还能走多远值得探讨。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不再出现“减肥”字样,碧生源产品的功效宣传可能将被弱化,能否再次得到消费者认可仍存未知数。

■本文来自北京商报

– END –

编辑|黄瑜  视图|王政凯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xiaomishu000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