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未来一直都在,只是产出太多在“需求升级”中掉队了

全部
许多人都在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电商这么火,零售生意还有没有未来?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说实话,类似这样的误点疑问还有很多。下面有一些数据反驳这样类似的误区,非常有价值,可能颠覆你对线上、线下的认知。

macaroni-1261021_1920

变革家,让天下没有难懂的生意!许多人都在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电商这么火,零售生意还有没有未来?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说实话,类似这样的误点疑问还有很多。下面有一些数据反驳这样类似的误区,非常有价值,可能颠覆你对线上、线下的认知。

误区一:消费者都喜欢在实体店体验商品,然后到线上购

普华永道在《2015年全零售》报告中对全球19068位消费者的调研揭示,68%的受调者确实存在“实体店陈列”消费行为,即在门店体验产品,然后在网上购买产品。

但是,“实体店陈列”的反向行为“网络陈列室”似乎更为普遍,有70%的受调者在网上查看产品,然后在线下购买——电商也是实体店的陈列室。

误区二:消费者都觉得线上比线下便宜,双十一就是“捡便宜”

网购便宜的真相其实是:趁促销购买中高档商品。

贝恩发布的《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网上其实更愿意购买中高档商品,花的钱还更多——可以试想一下,10元打5折与100元打5折,折扣比为5比50,后者让人感觉更“便宜”。

正是由于中高档商品的消费拉升,牙刷、啤酒、护发素等品类的线上平均售价都要高于线下。在饼干这一品类中,线下市占率最高的品牌是奥利奥,平均售价为53元每千克;线上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则是丹麦蓝罐,平均售价高达99元每千克;即便是奥利奥也比线下贵,为56元每千克。

误区三:电商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拿来卖。

举一个反例:生鲜属于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的商品,生鲜电商近来也吸引了无数资金跟进。但即便如此,生鲜并非电商的“菜”。

尼尔森发布的《杂货店的未来》报告中显示,就电子商务而言,产品的选择非常重要。具有稳定消耗速度、可长时间保存,或具有高价格重量比、较低运费、利润高并有折扣空间的类别,才适合电子商务方式;相反,具有紧急性特征,易腐烂属性,消费者在购买前倾向于摸、闻、看或试用的类别,属于电商的软肋——生鲜不幸地属于此类。

搜狐发布的《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研究报告》也证明,对生鲜形成高频购买习惯的消费者只有12.4%,他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动机是购买时很便宜,占比45.2%。

误区四:消费者都认为网购比实体零售更方便,因为“懒”才选择电商

因为方便而选择网购其实根本不成立。

埃森哲发布的《2015全球无缝零售调研中国洞察》显示,92%的消费者认为实体店购物方便,其次是PC端87%,最后是移动端76%。

而且,与2014年相比,接受“线上购买送货上门”这种传统电商服务的消费者比例从59%下滑至44%。

零售衰落的本质:供过于求,但是需求在升级

如果说,实体零售依然具有盎然的生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感知到的电商冲击实体,究竟源于何处?答案可能非常简单:供过于求。

以美国零售业的经验来看,电商对实体零售真正的冲击仅仅是减少了线下零售客流。2009年,美国线下零售客流为350亿人次,但如今只有100亿多人次。同样的情况正发生在中国,但中国正在大规模兴建需要大量人气支撑的大型购物中心,2011年数量为2812家,到2015年底则将超过4000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据世邦魏理仕的统计,中国许多城市新建零售项目的闲置率惊人,可以高达40%;而且,位于核心商圈、由有经验的开放商开发的新建项目只有17%,商业运作能力十分不堪。

2015年,万达百货关停或重建旗下25%门店,正是在“过剩”背景下进行的救市行为。

无缝零售是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实体零售不死,电商方兴未艾,未来的真相可能就是:既没有单纯的电商,也没有单纯的实体零售,而是线上与线下进行O2O融合,成为“无缝零售”——消费者无论是在实体店、PC端还是移动端,接受到的都是无差别的、不间断的购物服务与体验。因此,未来也没有必要探讨电商与实体零售孰优孰劣的问题。

形象的说法就是“打碎一个你,打碎一个我,再捏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文整理自世界招商网。了解更多决策参考信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变革家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或直接点击会员链接:http://lxi.me/-yq34;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变革家”;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变革家公众号丨变革家网(biangejiawang)

转载请联系丨huangyu@biangejia.com

wechatimg1

2015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斩获912亿元销售额,相当于2个永辉超市、4个万达百货全年的收入——电商之凶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以下一组事实,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线下式微的感知。

误区1.我们都喜欢在实体店体验商品,然后到线上购买——实体店沦为了电商的陈列室。

普华永道在《2015年全零售》报告中对全球19068位消费者的调研揭示,68%的受调者确实存在“实体店陈列”消费行为,即在门店体验产品,然后在网上购买产品。

但是,“实体店陈列”的反向行为“网络陈列室”似乎更为普遍,有70%的受调者在网上查看产品,然后在线下购买——电商也是实体店的陈列室。

误区2.我们都觉得线上比线下便宜,双十一就是“图便宜”的节日。

网购便宜的真相其实是:趁促销购买中高档商品。

贝恩发布的《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网上其实更愿意购买中高档商品,花的钱还更多——可以试想一下,10元打5折与100元打5折,折扣比为5比50,后者让人感觉更“便宜”。

正是由于中高档商品的消费拉升,牙刷、啤酒、护发素等品类的线上平均售价都要高于线下。在饼干这一品类中,线下市占率最高的品牌是奥利奥,平均售价为53元每千克;线上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则是丹麦蓝罐,平均售价高达99元每千克;即便是奥利奥也比线下贵,为56元每千克。

误区3.电商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只要想象更丰富,什么都可以拿来卖。

举一个反例:生鲜属于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的商品,生鲜电商近来也吸引了无数资金跟进。但即便如此,生鲜并非电商的“菜”。

尼尔森发布的《杂货店的未来》报告中显示,就电子商务而言,产品的选择非常重要。具有稳定消耗速度、可长时间保存,或具有高价格重量比、较低运费、利润高并有折扣空间的类别,才适合电子商务方式;相反,具有紧急性特征,易腐烂属性,消费者在购买前倾向于摸、闻、看或试用的类别,属于电商的软肋——生鲜不幸地属于此类。

搜狐发布的《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研究报告》也证明,对生鲜形成高频购买习惯的消费者只有12.4%,他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动机是购买时很便宜,占比45.2%。

误区4.网购比实体零售更方便,我们就是因为“懒”才爱上电商的。

因为方便而选择网购其实根本不成立。

埃森哲发布的《2015全球无缝零售调研中国洞察》显示,92%的消费者认为实体店购物方便,其次是PC端87%,最后是移动端76%。

而且,与2014年相比,接受“线上购买送货上门”这种传统电商服务的消费者比例从59%下滑至44%。

如果说,实体零售依然具有盎然的生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感知到的电商冲击实体,究竟源于何处(图4)?

答案可能非常简单:供过于求。

以美国零售业的经验来看,电商对实体零售真正的冲击是减少了线下零售客流。2009年,美国线下零售客流为350亿人次,但如今只有100亿多人次。同样的情况正发生在中国,但中国正在大规模兴建需要大量人气支撑的大型购物中心,2011年数量为2812家,到2015年底则将超过4000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据世邦魏理仕的统计,中国许多城市新建零售项目的闲置率惊人,可以高达40%;而且,位于核心商圈、由有经验的开放商开发的新建项目只有17%,商业运作能力十分不堪。

2015年,万达百货关停或重建旗下25%门店,正是在“过剩”背景下进行的救市行为。

无缝零售是未来

实体零售不死,电商方兴未艾,未来的真相可能就是:既没有单纯的电商,也没有单纯的实体零售,而是线上与线下进行O2O融合,成为“无缝零售”——消费者无论是在实体店、PC端还是移动端,接受到的都是无差别的、不间断的购物服务与体验。因此,未来也没有必要探讨电商与实体零售孰优孰劣的问题。

形象的说法就是“打碎一个你,打碎一个我,再捏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5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斩获912亿元销售额,相当于2个永辉超市、4个万达百货全年的收入——电商之凶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以下一组事实,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线下式微的感知。

误区1.我们都喜欢在实体店体验商品,然后到线上购买——实体店沦为了电商的陈列室。

普华永道在《2015年全零售》报告中对全球19068位消费者的调研揭示,68%的受调者确实存在“实体店陈列”消费行为,即在门店体验产品,然后在网上购买产品。

但是,“实体店陈列”的反向行为“网络陈列室”似乎更为普遍,有70%的受调者在网上查看产品,然后在线下购买——电商也是实体店的陈列室。

误区2.我们都觉得线上比线下便宜,双十一就是“图便宜”的节日。

网购便宜的真相其实是:趁促销购买中高档商品。

贝恩发布的《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网上其实更愿意购买中高档商品,花的钱还更多——可以试想一下,10元打5折与100元打5折,折扣比为5比50,后者让人感觉更“便宜”。

正是由于中高档商品的消费拉升,牙刷、啤酒、护发素等品类的线上平均售价都要高于线下。在饼干这一品类中,线下市占率最高的品牌是奥利奥,平均售价为53元每千克;线上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则是丹麦蓝罐,平均售价高达99元每千克;即便是奥利奥也比线下贵,为56元每千克。

误区3.电商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只要想象更丰富,什么都可以拿来卖。

举一个反例:生鲜属于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的商品,生鲜电商近来也吸引了无数资金跟进。但即便如此,生鲜并非电商的“菜”。

尼尔森发布的《杂货店的未来》报告中显示,就电子商务而言,产品的选择非常重要。具有稳定消耗速度、可长时间保存,或具有高价格重量比、较低运费、利润高并有折扣空间的类别,才适合电子商务方式;相反,具有紧急性特征,易腐烂属性,消费者在购买前倾向于摸、闻、看或试用的类别,属于电商的软肋——生鲜不幸地属于此类。

搜狐发布的《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研究报告》也证明,对生鲜形成高频购买习惯的消费者只有12.4%,他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动机是购买时很便宜,占比45.2%。

误区4.网购比实体零售更方便,我们就是因为“懒”才爱上电商的。

因为方便而选择网购其实根本不成立。

埃森哲发布的《2015全球无缝零售调研中国洞察》显示,92%的消费者认为实体店购物方便,其次是PC端87%,最后是移动端76%。

而且,与2014年相比,接受“线上购买送货上门”这种传统电商服务的消费者比例从59%下滑至44%。

如果说,实体零售依然具有盎然的生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感知到的电商冲击实体,究竟源于何处(图4)?

答案可能非常简单:供过于求。

以美国零售业的经验来看,电商对实体零售真正的冲击是减少了线下零售客流。2009年,美国线下零售客流为350亿人次,但如今只有100亿多人次。同样的情况正发生在中国,但中国正在大规模兴建需要大量人气支撑的大型购物中心,2011年数量为2812家,到2015年底则将超过4000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据世邦魏理仕的统计,中国许多城市新建零售项目的闲置率惊人,可以高达40%;而且,位于核心商圈、由有经验的开放商开发的新建项目只有17%,商业运作能力十分不堪。

2015年,万达百货关停或重建旗下25%门店,正是在“过剩”背景下进行的救市行为。

无缝零售是未来

实体零售不死,电商方兴未艾,未来的真相可能就是:既没有单纯的电商,也没有单纯的实体零售,而是线上与线下进行O2O融合,成为“无缝零售”——消费者无论是在实体店、PC端还是移动端,接受到的都是无差别的、不间断的购物服务与体验。因此,未来也没有必要探讨电商与实体零售孰优孰劣的问题。

形象的说法就是“打碎一个你,打碎一个我,再捏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