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烟包装商业模式:每个“烟鬼”都想管住嘴,但他们真的管不住!

商超
对于大多数烟鬼来说,“控烟”也很难成功。但控烟却是每个烟鬼渴望的遥不可及的目标,就像Kappa和罗辑思维各自服务的那群人一样。

变革家,让天下没有难懂的生意!诺曼是纽约一家小卖部的老板,以经营香烟为主,生意虽然算不上火爆,但也足够维持生计。

最近一段时间,诺曼的生意遭到了重创。香烟价格持续上涨,税收也一提再提,这样一来,普普通通的一包香烟售价就高达12美元,让很多顾客望而却步。雪上加霜的是,政府又出台了很多禁烟法例,不仅餐馆、酒吧禁止吸烟,连公园和海滩也拒绝瘾君子,这又变相地阻碍了香烟的出售。

以前热销的香烟一下子被打入“冷宫”,一天卖不了几包,利润又低,店员向诺曼提议,不如撤下香烟,改卖一些别的商品。

需求在,机会就在

诺曼意识到,很多商店都会这样操作,如果他也跟风,根本就没有竞争力。香烟虽然越来越昂贵,又受到种种限制,但是,并不能让所有的吸烟者因此而戒烟。只要有人吸烟,香烟就有销路。

香烟“化一为十”,整体利润“十变十一”

他拿起一包香烟,端详良久,忽然有了主意。他先找到印刷厂,制作了一批只有指头那么粗的精致小盒子,然后,吩咐店员将所有的香烟全部拆开,每个小盒子里只装一支,标价为一美元。

店员有些疑惑,香烟一直是论包卖的,现在论支卖,顾客能习惯吗?再说了,一支一美元,20支就20美元,比一包12美元整整贵了8美元,难道顾客不会算这笔账?

出人意料的是,一支装的香烟一摆上货架,销量就出奇地好,顾客基本上都是只买一支,进来的顾客多了,其他商品的销量也多了不少。

靠着一支装的香烟,诺曼的生意前所未有的好,没过多久,他就租下了旁边的门面,将小店扩大了一倍。

禁烟令禁得住嘴却禁不了烟瘾,香烟换个包装抑制用户“吸烟冲动”

店员很是不解,为什么一支香烟如此畅销呢?诺曼说,虽然20只香烟比一包贵8美元,但是顾客还是愿意花1美元买一支,因为一次掏一美元,一点不心疼。再加上禁烟的规定,让他们不能随时随地吞云吐雾,一包烟放在身上不仅是负担,还会让他们无法控制吸烟的冲动,倒不如想吸的时候来一支,这样更方便。

一支烟的启示

很多人很容易把一支烟的商业模式跟过去变革家常常讲的“换种计费方式”的商业模式联系起来。这确实也是一个“换种计费方式”的典型案例。但如果细细拆解来看,其中心理因素占据的要素更大。

在中国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自于服装界,它叫Kappa。Kappa的定位人群很有意思,那些想追求运动的时尚感,但又不真正运动的那群人。所以Kappa的服装在设计上会非常的有运动感,运动的时尚体现的非常彻底。但千万不要尝试着去体验它产品的运动功能,比如跑步的舒适度、比如透气性等等,因为对它来说,漂亮比功能要重要。

此外,在中国还有一个案例叫罗辑思维。罗辑思维的定位人群也很有意思。它的那些人群都是想读书,但却因为各种理由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所以罗辑思维的内容形式更定位于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以小见大的深入浅出来讲看似有道理、实则用途有限的“价值观”。如果你指望着罗辑思维能为您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那会比较麻烦。

同样的,通过这个逻辑再看一支烟的商业模式。它只是顺应着烟草涨价的大行情,表面上通过“高价”售卖一支烟来帮大家“控烟”。但实际上,减少了大家在烟草行业的整体支出,但却增加了自己公司的收入。因为“控烟”需要的是过程,而这个过程最好的依赖物就是“一支烟”。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烟鬼来说,“控烟”也很难成功。但控烟却是每个烟鬼渴望的遥不可及的目标,就像Kappa和罗辑思维各自服务的那群人一样。

在适当的时候定位一个合适的人群,而且人群基数还不能太小。这是变革家最看重的一支烟的巧妙之处。

本文整理自天涯博客,分析点评变革家分析师魏旭秋。了解更多决策参考信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变革家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或直接点击会员链接:http://lxi.me/f1v4r;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变革家;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变革家公众号丨变革家网(biangejiawang)

转载请联系丨huangyu@biangejia.com

wechatimg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