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孵化和学生就业区别不大,很多网红孵化器错了!

文娱

ea8518e789ac3738991f780ec1bf9f446b713956

网红孵化最终结果还是接受经纪公司或者剧组的挑挑拣拣,所以本质上还是“招聘”逻辑。

变革家,专注创业项目分析,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变革家最近正在尝试一些关于项目投资决策参考内容方面的新玩法,譬如通过拆解讨论一些最新最潮项目的产品运营逻辑,来深挖一个最新领域,看懂一批最潮项目,力求为您的投资决策提供尽可能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不论是基于服装品牌的电商变现,还是消费娱乐化的全民直播。网红经济已经确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单打独斗到体系化,网红孵化器功不可没。随着网红价值的提高,背后的孵化平台们渐渐从幕后来到台前,让我们见识了N多种的网红孵化手段,商业模式和“造星”能力。

网红变现大概有这样几种方式:自媒体,像papi酱这样的;电商,像张大奕这样的;主播,像映客、B站这样的;游戏,像斗鱼、熊猫TV这样的;演艺圈,比如西单女孩,旭日阳刚,都是先从网络爆火之后走入镜头和银幕的。

从网红最终变现的几种不方式,导致孵化平台间的差异性,总的来说,我认为,网红孵化产业链的本质是一条入口、锻造、出口的生产线逻辑。不同的平台用不同的方式获取原材料,经过加工,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不同的产品,将这些产品卖向不同的对象。我今天在这篇文章里只说其中一种变现路径“演艺圈”的孵化平台商业模式。

“招聘”模式

典型的有“经纪通告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基本的逻辑就是网罗大量的演艺人群成为用户,包括草根群演、三四线小明星、模特儿、戏剧学院的学生、演艺爱好者等等,帮助这些人找“通告”,即招聘信息,相当于一个垂直于演艺群体的垂直招聘平台,解决的是演员找“工作”的需求。

招聘模式看起来相当简单,做的事情也不复杂,相对而言也更加纯粹,服务用户更多“曝光”机会的需求痛点,用“通告”来吸引用户也一点儿都不难,因为一个机会带给演员的会是无限的可能性,而平台也不需要去吸引那些非演艺从业者的注意力。

“大赛“模式

通过校园海选活动,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户在平台上形成一定的社交体系,再挑选出一部分优质用户作为种子选手,再对这些种子选手进行自制剧内容输出,或与其他平台合作输出。

这种逻辑通路是没问题的,而且看起来用户量巨大,活跃度也还可以。但这种模式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首先,运营这么多人的成本很大,其次,无法变现。看着热闹的一堆人不管是从能力还是各方面来说都参差不齐,除了成为种子选手,又没有其他变现方式。事实上那么多人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网红孵化平台核心

两种模式本质上输出的“产品”都是一样的,招聘模式是入口处的材料经过处理抛过光,打过模板,上过色的,虽然品质上也高低不同,但基本上平台只需要适当的雕刻一些花纹就够了。而大赛模式还需要从一堆毛料做起,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成本却明显不同。

第一,网红孵化最终的结果都要接受经纪公司或者剧组的挑挑拣拣,所以本质上还是“招聘”逻辑。而作为“招聘方”而言,它需要上来就能干活,基本上不会再培养人。你是愿意从1000个生手里选呢,还是愿意从100个熟手里选呢?我想结论肯定是选熟手。所以,做熟手社区比做生手社区对于招聘方注定更有吸引力。网红平台从生手做起不是问题,但应该多在熟手上下工夫,形成熟手晋级体系,这才是王道。

第二,将种子选手比作产品,只有被更多的人看到了,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是个好产品。如果没有大渠道传播,仅仅只是在一个校园选拔平台,或招聘平台招聘信息上传,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不管是“通告”、“自制剧”还是去“来疯”、“映客”上直播,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做渠道传播,随之而来的是新增粉丝流入。网红孵化和明星经纪是一样的,只有足够多的曝光度,跑足够多的龙套,才有成为大角色的可能。所以,网红孵化平台需要更多的低成本获得优质持续的传播渠道,这才是核心。而目前绝大多数网红孵化器在这些方面都是非常弱的。

上述观点将对以下网红孵化项目产生“利空”影响:

PO校园(天使轮,过往投资方:杭州基本粒子投资 、银杏谷资本)

Po校园是一家为大学生提供娱乐消遣、自我展示与社交、追逐演艺明星梦的公司。

网红圈 / 网星文化 (种子轮,过往投资方:宁波拉尔夫创投 、江苏冶金阁)

网红圈是一个定位于网红IP孵化和网红社群的平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造星平台。隶属于湖南网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变革家专栏作者李园园,如果您是创投圈人士,并对本文话题感兴趣或是想与更多人讨论交流,可以直接扫描文末二维码,1元申请成为变革家会员,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变革家行业群,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upfile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