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研究】创业公司该从雅虎的退场中学点啥?

全部

6

变革家,专注创业项目分析,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几天前,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正式宣布了48亿美元收购雅虎核心业务的协议,标志着雅虎20年来的独立运营历史正式结束。互联网时代造就了雅虎的一切,然而互联网同样是无情的,在其迅速更迭的过程中,容不得守旧与落后。咱就探讨下,面对雅虎的退场,初创公司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以力求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站稳脚跟?本文给您提供了些许答案。

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son正式宣布以48.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雅虎的核心资产。新闻、搜索、邮箱,这些曾经奠定雅虎互联网地位的武器,现在成了它的墓志铭。

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雅虎跌去90%的市值开始,关于雅虎何时会死,以什么样的方式死的讨论就没有停过。尤其是当它连续错过了之后的几轮“大潮”:搜索、视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之后,几乎没有人再相信,这个迟暮的巨人还能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

即便如此,这家几乎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公司,在过去16年一直在试图走出泥潭。从第一任外部聘用的CEO蒂姆·库格尔(Tim Koogle)到接任者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从短暂回归的杨志远,再到“铁娘子”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救火队员”们都在用自己笃定的方式拯救雅虎。

四年前上任,来自Google的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一度被认为会成为那个“白衣骑士”。她的确给这台老迈的机器增添了不少活力:

◆ 大规模缩减产品线,重新聚焦自己擅长的事;

◆ 从零开始通过大量收购进军社交和移动领域,移动广告收入一度超越了Twitter;

◆ 以及最为重要也是最艰难的部分,在公司内部推动建立分享、创新的企业文化。

当然,梅耶尔的实验相当于“刮骨疗毒”,也同时带来了目标不清、新老团队冲突、企业文化混乱等一系列副作用。加上雅虎多年的顽疾和来自华尔街的压力,她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又一个没能拯救雅虎的笨蛋”。

雅虎还带动了当年门户网络模式效仿者们的成功,曾经是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学习的对象。它的衰落,对于许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次绝佳的观察样本。

对自己的公司有清晰的定位吗?

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在雅虎内部达成共识:它到底是一家媒体公司,还是一家技术公司?实际上,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它一直在这两个定位中摇摆。

在公司创立的头十年,雅虎是一家彻彻底底的媒体公司。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互联网信息检索,雅虎成为了整个互联网的“出水口”,凭借巨大的流量,吸引强生、雀巢、通用汽车这样的广告主在其主页上投放品牌广告,雅虎几乎统治了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广告。

提供“内容”,吸引“流量”,用“品牌广告”变现——雅虎这台巨大的赚钱机器在这几年高速运转,而当同类网站越来越多形成分流时,雅虎就从外部购买流量。比如雅虎曾花费50亿美元收购当时互联网上流量大户Broadcast.com公司。

媒体业务让雅虎度过了“黄金十年”,同时它来看到了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将会对自己产生的冲击。于是,以卡罗尔?巴茨为代表的继任者坚持,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把雅虎变成一家技术公司可解决增长的瓶颈。

巴茨和之后的几位试图把雅虎变成技术公司的CEO都拒绝承认一个事实:雅虎从来都不是一家技术公司。

缺乏前瞻性判断,只跟随投资

1995年雅虎上线时,它几乎是全世界最酷的网站。不过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站在队伍前排,在随后的20多年里,它再也没能“酷”起来。

雅虎累计收购的公司超过100家,却成功“躲”过了所有的“独角兽”和“百亿大公司”。由于缺乏对于技术趋势的前瞻性,雅虎的收购大部分都是被动式的应对。

视频、社交网络、电商、移动互联网,在每一次大潮来临之时,雅虎总显得比别人慢一拍。多年之后,雅虎发现自己已经滑出了主流赛道。

而正因为这些投资的“被动性”,所以当雅虎花费几十亿美元买下这些公司时,并没有很好的思考这些公司与原有业务是否应该结合,应该如何结合。大部分的公司和团队都被要求整体进雅虎的既有业务中,而整个过程又由于机构庞大,缺乏执行力变得无比慢长,许多项目因此不了了之。

曾长期担任Flickr工程师的Kellan Elliott-McCrea在问答网站Quora上称:在过去几年里,Flickr团队85%的时间都花在了和雅虎沟通和协调上,而只有15%的时间用在做项目上。

于是,雅虎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门户模式在式微,要求雅虎必须找到新的方向。不断对新领域的投资失败,又增加了对于传统业务的负担。最终,投资人失去了耐心。

创始人的缺失和职业经理人的短视

与苹果、微软、Facebook这些硅谷公司不同,在雅虎成长和壮大的20多年时间里,把持着雅虎CEO位置的不是创始人,而是职业经理人。

雅虎在创立一年后就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之后,这些职业经理人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季报和股东的服务对象。

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这种决策并没有错。你很难要求他们优先考虑公司长远利益,甚至不惜得因此大股东和华尔街。但从雅虎公司的发展来看却是相当糟糕的结果,不断变换的领导人使得整个公司始终缺少一个统一的战略和远景。

雅虎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一个像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那样热爱自己的事业,兼备远景和管理能力的创始人。杨致远在这方面已经受到了足够多的批评,创始人的性格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前途。

就像在美国Google、Facebook迅速取代雅虎和AOL一样,中国互联网行业也在进行着同样的新老交替。只是在20年后,这些成长起来的中国巨头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步雅虎后尘,成为一家缺乏创新日渐落寞的公司。

结语

从2004年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里,随着Google、Gmail、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竞争对手产品的不断崛起,雅虎曾经引以为荣的门户业务在几乎每一块业务上都受到了明显冲击,在搜索、邮箱、视频、社交、图片等核心领域迅速被赶超。

处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初创公司,不管将来的路能走多远,都有必要借鉴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以及吸取衰退教训。对自己的公司有清晰定位、前瞻性的进行投资,以及摆正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位置,是初创公司可以从雅虎退场事件中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本文内容来自创业贤内助。了解更多决策参考信息请添加变革家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或直接点击会员链接:http://lxi.me/f1v4r;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变革家”;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337527139132339520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